形态描述
兵蚁 头黄色,上唇白色,前胸背板及足浅黄色,腹部白色。全身复有较密的毛。
头近似扁圆柱形,由背面看呈长方形,但相当宽,两侧平行或头前端略微变狭,后缘略呈弓形突向后。头缝不伸过头的中点。头顶约自中前部起向前渐坡下,因此,额较扁。囟在头前部的1/6处,位于一小块低浅的坑内。上唇长条状,两个前角成锥形向前突出。上颚为弯曲棒状,其长度约相当于头长,两上颚不对称,左上颚的曲度较大。两颚的最前端成小钝钩状弯向中线,左上颚的中点后方有一个显著的钝齿为上唇所盖。触角14节,第2节与第4节长度相等;第3节较长于第2节,约与第5节相等;以后的各节略较长,约自第10节起渐短。前胸背板狭于头,其前部显著隆起;中胸背板较狭;后胸背板与前胸背板同等宽。
有翅成虫 头顶棕褐色,腹部背板和腹板及前胸背板褐黄色,前胸背板中央部分的色比四周略淡,但无T形。触角、后唇基及足色更浅,为浅褐黄色,生活时翅为白色。后唇基隆起,长度不及宽度的一半。单眼近于圆形,与复眼的距离小于单眼本身的直径。头顶部在两眼之间有一块明显浅凹的盆地。囟即位于上述盆地的中央,为长圆形。触角15节:第2节粗长;第3节最短;第4节与第5节同等长度,略长于第3节,而短于第2节;第6节约与第2节等长,但稍细;以后各节逐渐加长直至末节,末节不变小。前胸背板前部宽,后部狭;前缘近于平直,中央无缺刻;前侧角呈小圆形,后缘中央略向前方凹人。前翅鳞略大于后翅鳞。前翅翅脉:M在肩缝处独立伸出,其延伸介于RS与Cu之间,在中点后分成二支,以后在靠近末端处可再分为数支。后翅翅脉:M由RS分出,其延伸也介于Rs与Cu之间,但稍偏近于Cu,第一次分支在中点前或中点后,末端再分1—2次(图433)。
头近似扁圆柱形,由背面看呈长方形,但相当宽,两侧平行或头前端略微变狭,后缘略呈弓形突向后。头缝不伸过头的中点。头顶约自中前部起向前渐坡下,因此,额较扁。囟在头前部的1/6处,位于一小块低浅的坑内。上唇长条状,两个前角成锥形向前突出。上颚为弯曲棒状,其长度约相当于头长,两上颚不对称,左上颚的曲度较大。两颚的最前端成小钝钩状弯向中线,左上颚的中点后方有一个显著的钝齿为上唇所盖。触角14节,第2节与第4节长度相等;第3节较长于第2节,约与第5节相等;以后的各节略较长,约自第10节起渐短。前胸背板狭于头,其前部显著隆起;中胸背板较狭;后胸背板与前胸背板同等宽。
有翅成虫 头顶棕褐色,腹部背板和腹板及前胸背板褐黄色,前胸背板中央部分的色比四周略淡,但无T形。触角、后唇基及足色更浅,为浅褐黄色,生活时翅为白色。后唇基隆起,长度不及宽度的一半。单眼近于圆形,与复眼的距离小于单眼本身的直径。头顶部在两眼之间有一块明显浅凹的盆地。囟即位于上述盆地的中央,为长圆形。触角15节:第2节粗长;第3节最短;第4节与第5节同等长度,略长于第3节,而短于第2节;第6节约与第2节等长,但稍细;以后各节逐渐加长直至末节,末节不变小。前胸背板前部宽,后部狭;前缘近于平直,中央无缺刻;前侧角呈小圆形,后缘中央略向前方凹人。前翅鳞略大于后翅鳞。前翅翅脉:M在肩缝处独立伸出,其延伸介于RS与Cu之间,在中点后分成二支,以后在靠近末端处可再分为数支。后翅翅脉:M由RS分出,其延伸也介于Rs与Cu之间,但稍偏近于Cu,第一次分支在中点前或中点后,末端再分1—2次(图433)。
生境信息
国内分布